《促進廣州創投小鎮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正式發布
聽!中國第一高塔發布廣州金融聲音
廣州金融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金融風險防控工作扎實有效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
在第七屆金交會開幕之際
6月21日上午,在中國第一高塔廣州塔
2018年“廣州金融”發布會順利召開
6月21日上午,在第七屆金交會即將開幕之際,2018年“廣州金融”發布會在廣州塔二樓舉行。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邱億通發布了《2018廣州金融發展形勢與展望》、今年以來廣州金融業發展情況以及新出臺的金融政策情況。海珠區金融局局長劉鳳娥發布《2018-2020年促進廣州創投小鎮發展行動計劃》;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黃志海發布《2017-2018廣州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廣州市普惠金融協會秘書長肖清源發布《2018 廣州普惠金融藍皮書》;金融機構代表廣州南粵基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濤發布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情況;廣州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王建業發布研究院發展戰略、航運與海洋金融研究報告。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視員陳平主持了發布會。廣東省金融辦、國家金融監管部門駐粵機構、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廣州各區政府金融工作部門,在穗部分金融機構,部分廣東省、廣州市高校及科研機構、廣州金融業協會、廣州金交會公司共200多人參加了會議。
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邱億通通報今年以來廣州金融業發展情況
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視員陳平主持發布會
發布會上,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邱億通通報了今年以來廣州金融業發展情況。今年以來,廣州市金融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決策部署,全力推進金融風險防控、服務實體經濟、改革創新等工作,不斷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取得了較好成效。主要呈現出六方面的工作亮點:
本外幣存貸款增速保持較快增長
1-5月廣州市本外幣存貸款余額8.78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居北上廣深津五大城市第一位。其中,存款余額5.16萬億元,同比增長8.5%;貸款余額3.62萬億元,同比增長14.6%。今年以來連續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為全市重大項目和實體經濟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金融風險防控工作扎實有效
加強對非法集資的監測和信息共享,開展非法集資有獎舉報,結合社區治安管理網格員制度,將監測防控工作深入社區,提高社會公眾對非法集資的識別能力和防范意識。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
發展和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成效明顯。
金融主體快速增長。新增川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廣東分公司、招商局仁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玉山銀行廣州分行(臺資)、合眾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等一批持牌金融機構。
金融資產質量穩步提升。
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加快實施
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加快建設。廣東華興銀行、廣州銀行發行綠色金融債各50億元,廣州發展集團發行廣東省首單綠色企業債券24億元,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累計成交配額突破6500萬噸、總成交金額超15億元。截至4月末,入駐機構107家,開發綠色信貸產品53個,綠色信貸余額106.35億元。
金融功能區建設不斷加快
廣州民間金融街入駐機構285家,集聚民間資本超500億元,今年1-5月共為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融資745.11 億元,貢獻各項稅收約2.53億元,累計納稅30.29億元。
廣州國際金融城建設加快,廣發銀行總部、中國人壽南方中心等金融機構購地進駐。
廣州金融創新服務區集聚各類金融創新企業334家。
廣州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區新進駐各類融資服務機構44家。
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引進了全國新三板廣州服務基地等一批平臺機構。
廣州創投小鎮累計引進企業近200家,年納稅總額超過1億元,為超過3000家企業提供了投融資對接服務。
萬博基金小鎮落戶各類投資基金企業193家,管理基金規模超500億元。
廣州溫泉財富小鎮入駐金融類企業140家,資金管理規模超600億元。
金融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舉辦廣州金融境外推介會
1月份在香港舉辦了廣州金融首次境外推介會,有效推動了穗港金融合作。5月份順利舉辦了2018廣州金融世界灣區推介會,廣州金融首次走進東京、舊金山、紐約灣區,吸引各類國際化的金融機構和人才來廣州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廣州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繼續提升
3月26日,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第2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發布,廣州連續三期進入該重要榜單,位居全球第28名。
“粵港澳金融發展指數”即將推出
將聯合南方都市報等單位從多個維度考量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的發展情況,包括灣區金融發展現狀、未來發展信心指數,以及灣區內各類金融機構運行狀況、金融創新發展情況等,打造成為客觀評價粵港澳區域金融發展的權威性、標桿性金融發展指數,為粵港澳灣區內精準制定金融政策、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灣區招商引資等提供前瞻性參考。
擬定了廣州市擴大金融對外開放
提高金融國際化水平的10條政策措施
包括:放寬外資準入限制、降低港資澳資金融機構準入門檻、支持開展先行先試業務、支持外資金融機構深度參與廣州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支持外資金融機構批籌工作、營造優質金融營商環境、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強服務外資金融機構、加強服務外資金融機構人才、推動金融國際交流合作。通過實施以上措施,進一步擴大廣州市金融對外開放,進一步積極利用外資,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廣州市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將繼續強化金融風險防控,增強金融監管能力;優化金融發展環境,增強政策吸引力和競爭力;強化產融對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新模式;進一步推動廣州金融對外開放。
除了六大亮點
這次會議還介紹了廣州金融的最新政策!
請大家拿出小本本開始記筆記啦
《2018廣州金融發展形勢與展望》
《2018廣州金融發展形勢與展望》分為綜合篇、市場運行篇、交易平臺篇、功能區建設篇、環境優化篇、調查研究篇、附錄七大板塊,收錄了省市及監管部門領導署名文章,介紹了2017年以來省市和“一行三局”的重大工作部署、廣州金融市場運行、廣州金融市場交易平臺發展、廣州金融功能區建設、廣州金融發展環境優化等方面的情況,提出了下一步發展的展望;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掌握廣州金融業發展的情況和發展方向,對于開展理論研究工作和實際工作具有較強指導作用。
最新廣州金融政策
今年以來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出臺了以下重要政策文件:
一是《廣州市決勝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通過實施此《計劃》,促進廣州市金融市場穩健發展,進一步優化廣州市金融發展生態環境,確保廣州市金融健康有序運行,形成“管理到位、發展穩健、監測全面、預警及時、處置有效、生態優良”的金融市場環境,打造廣州金融安全區。
二是《廣州市擬上市掛牌企業庫管理辦法》,《辦法》的出臺將進一步完善企業上市、掛牌工作服務協調機制,有針對性地加強指導和服務,廣泛培育、加大力度推動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
三是《關于促進廣州市融資擔保行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方案》,包括構建政策性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體系,創新發展商業性融資擔保機構體系,完善政銀擔合作機制,優化行業發展環境,有效加強行業監管等方面,將進一步促進廣州市融資擔保行業改革創新和轉型發展。
四是《關于印發促進廣州保險業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包括進一步完善廣州保險市場和服務體系,積極引導保險資金投向實體經濟,豐富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手段,完善保險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體系等方面。
相關單位負責人分別介紹情況
小編給大家劃出了重點!
以下的筆記請查收
海珠區金融局局長劉鳳娥主要介紹了海珠投資環境和《2018-2020年促進廣州創投小鎮發展行動計劃》的主要內容。2017年,海珠實現GDP1740.31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實現金融業增加值38.54億元,排名全市第三,同比增長8.6%,增速高于GDP。廣州首個創投小鎮掛牌一周年以來,累計引進企業近200家,年納稅總額超過1億元,建成020創新實驗室、創新資本研究院等多個創投服務平臺,為超過3000家企業提供了投融資對接服務。近日出臺了《2018-2020年促進廣州創投小鎮發展行動計劃》,力爭建設成為廣州傳統專業市場轉型升級的示范區、產融結合的創投集聚區、雙創優選區的“三定位”價值創新園區,逐步壯大發展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創投小鎮,培育一批新興產業、新型業態、新商業模式的“三新”經濟增長點。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黃志海發布《2017-2018廣州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這是協會連續三年發布的第三部《廣州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今年的《報告》除了對第三方支付、網絡借貸、眾籌、互聯網保險、消費金融等主流業態進行了分析外,還加入了區塊鏈、大數據等金融科技的探索和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實踐發展等內容。據《報告》統計,2017年,廣州第三方支付機構共有9家,支付機構加速了社會的“無現金化”,并開始與公共交通服務全面對接,廣州地鐵也開始受理信用卡和掃碼支付,第三方支付業務量等多項主要指標穩居全國前列,其中處理業務筆數12.37萬筆,金額高達435.89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第二。
廣州市普惠金融協會秘書長肖清源發布《2018 廣州普惠金融藍皮書》。這是協會第二次發布廣州普惠金融藍皮書,在借鑒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首次構建廣州普惠金融評價指標體系,對廣州普惠金融發展狀況進行了客觀評價。評價指標體系設立了“金融服務覆蓋率”、“金融服務可得性”、“金融服務滿意度”、“普惠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四個一級指標。2017年末,廣州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機構網點2919個,保險公司市場主體101家,農村金融服務站238家,社區金融服務站591家,總體運行良好。2017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5106億元,同比增長18.2%。地區村鎮銀行9成以上信貸投向了農戶和小微企業。2017年,廣州12363共受理金融消費投訴1032件,辦結937件,結案率90.79%。
廣州南粵基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濤發布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情況。南粵基金于2014年11月在廣州增城成立,是廣州第一家區級政府投資基金。2016年3月,和番禺區政府共同組建了番禺基金,成立了廣州市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會議后的第一家區級政府投資基金。目前,南粵基金參與投資成立的廣州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區已進駐金融機構43家,包括銀行6家、證券1家、保險3家、小額貸3家、私募基金4家、政府產業基金1家、融資租賃2家、供應鏈2家,基本涵蓋銀行貸款、直接融資、風險投資、供應鏈金融、資產融通等多層次、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廣州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王建業發布研究院發展戰略、航運與海洋金融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廣州航運、海洋金融產業基礎扎實,經濟腹地廣闊,但融資渠道狹窄,以銀行融資為主。與國際、國內主要航運中心相比,廣州仍處在航運金融發展的初級(生產型)階段。報告建議加快建設法治社會,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實施的發展契機,加快對外開放;協同港澳,擴大人民幣在航運、海洋金融的運用;大力發展綠色海洋、航運金融;大力支持投融資創新,構建多元化融資渠道;完善交易平臺體系,增強風險監測及信息發布;學習上海經驗,提高專業服務機構功能的集聚,大力發展航運保險和郵輪業務;學習發達國家經驗,適時改進相關稅制;探索穗港深合作,建立航運、海洋金融人才培訓中心。